日前,工信部发布了《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简称《规划》)。《规划》确立了建材工业“十二五”时期发展目标,明确了行业发展的3大重点任务(优化产业结构、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技术进步)和6大重点工程(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发展绿色建筑材料等),指出了建材行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发展方式较为粗放。
记者近日就建材工业“十二五”期间如何调整产业结构等问题采访了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刘长发。刘长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二五’期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生产力水平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主题。”
推动加工制品业发展
调整行业产品结构
《规划》指出,具体来看,建材行业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总体能耗高,排放量大,落后产能规模大,节能减排任务艰巨。二是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小,加工制品业发展缓慢。三是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绿色建材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发展滞后。四是企业平均规模小,生产集中度低。
刘长发表示,推动加工制品业发展将成为调整行业产品结构的主要途径。调整行业产品结构的目的在于:增强下游行业的服务功能,拓展行业的服务领域,增强行业的发展效能。加工制品业应当坚持以我为主、兼容其他、综合集成的发展方向。发展加工制品业要走产业融合之路,通过加强产品应用技术研发改变被动适应的行业发展现状。“十二五”时期,建材产业融合的重点为:与建筑业融合,研发满足建筑业要求的建筑产品和部品,在与建筑业协同发展的同时争取主动地位。
刘长发指出,目前有些建材只是原料,并未成为终端产品。他建议将建材与高新技术融合,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建材工业发展的新领域和新空间;与相关应用领域技术融合,推动非金属矿物材料朝着精、深加工方向发展。
优化行业组织结构
提高建材工业发展质量
《规划》要求,水泥、平板玻璃等规模效益明显的行业加快联合重组、淘汰落后、技术改造的步伐。支持优势骨干企业进行横向产业联合和纵向产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行业综合竞争力,使水泥行业前10强企业年销售额所占比例由25%提升至35%,平板玻璃行业前10强企业年销售额所占比例由57%提升至75%。
刘长发表示,我国建材工业运营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是产业集中度不高,缺乏领军企业。优化产业组织结构主要表现在提高产业集中度上,但根本在于培育有技术,有品牌,管理先进,有文化优势,有技术创新能力、市场控制能力、企业管控能力、社会责任履行能力的领袖型企业,并通过领袖型企业整合行业各种资源,实施横向拓展式、纵向延伸式并购重组,实现产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我国建材工业能否由大变强,关键要看未来能否涌现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
在提高产业集中度的问题上,刘长发对记者说:“世界上2/3的企业并购以失败而告终。只有领袖型企业能让其他企业心悦诚服,自愿归入其麾下。当然,文化融合至关重要。”
着力调整产业链结构
构建现代建材产业体系
针对行业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小、加工制品业发展缓慢的问题,刘长发强调:“我国建材工业运营质量不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管理、服务等产业链各环节发展不协调,尚未构建起支撑行业发展的、协调有序的现代产业体系。”
刘长发强调,要认真研究行业发展规律,系统地、全面地转变行业发展方式,从全产业链的角度优化资源配置,包括生产资源、市场资源、人力资源等。资源配置发生变化将导致企业商业模式和行业发展方式发生变化。
刘长发表示:“产业链结构反映产业链各环节的协调发展程度,‘十二五’时期建材工业产业链结构调整的重点主要包括:加强政府的行业管理职能,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性行业的政府管理体系,推动建材工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快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行业协会为主体的行业发展公共服务体系,推动研发设计、金融服务、物资流通、装备制造、工程建设等生产性服务业与建材产品制造业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