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水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赢“三个攻坚战”的指导意见
推进水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赢“三个攻坚战”的指导意见
“十三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建材工业“创新提升、超越引领”战略实施的第二个五年规划期,更是赶超和引领世界建材工业先进水平夯实基础的重要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水泥市场需求和水泥工业发展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环境的新变化和业态发展的新变化,为水泥工业新的发展既带来良好机遇,又带来严峻的挑战。当前,水泥工业新的增长需求明显减缓,产能严重过剩和新的高端的需求不足已经成为主要矛盾,由此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水泥行业控制雷同技术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化解产能过剩,开发新的需求,调整结构实现转型升级的必须举措。“十三五”期间水泥行业将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和减少低标号水泥比例,提高产品功能品位向高端发展,向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发展,“走出去”围绕“一带一路”向国外发展,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去产能、补短板、调结构、增效益”是行业发展和调整的主旋律。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和国办发〔2016〕34号文件《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建材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水泥行业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动力,着力压减过剩产能;以“两个二代”为牵引,全面提升水泥工业技术装备水平;把加快绿色发展,拓展延伸服务业,“走出去”国际化经营,向高端与特种需求发展,促进现代化、智能化、绿色化,作为水泥行业进步和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主要支撑;为实现创新提升、超越引领世界水泥工业的战略奠定基础。为此我们要必须打赢以下三个“攻坚战”。
一、打赢结构调整、去产能、补短板的“攻坚战”
(一)去产能和补短板的攻坚目标
中国水泥协会成立水泥行业去产能领导小组,负责水泥行业去产能,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去产能安置职工的补贴政策”,加快化解产能过剩;制定出台《全国水泥行业去产能行动计划(2017~2020)》,并负责组织实施、督促各省市区制订本地的《水泥去产能行动计划(2017~2020)》;计划到2020年底之前,压减熟料产能39270万吨以上,关闭水泥粉磨站企业540家,将上述指标从2017年起按四年分解到各省市区作为每年的去产能任务。
2017年全面启动并抓好若干个试点企业,2018年上半年在全面启动推进的基础上,对试点工作进行评估,总结可复制推广的成功经验,力争在10个省区组建水泥投资管理公司,运用“去产能专项资金”,形成市场化的去产能长效机制,力争在全国各地逐步设立“去产能专项资金”。
为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和中国水泥协会共同制订一批行业团体标准,运用能耗、环保、质量、安全标准,形成去产能的法规机制,全面推进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
到2020年末,前10家大企业集团的全国熟料产能集中度达到70%以上,水泥产能集中度达到60%以上。力争10个省区内前2家大企业熟料产能集中度达到65%以上,超额完成国办发〔2016〕34号文件要求的进度目标。
补短板向高端、新需求发展,集行业智慧和力量,一方面建成二代新型干法水泥示范线,一方面着力研究开发特殊工程、特殊环境、特殊功能需求的高端产品,特别要加快开发海洋、核电、油井等特殊需求的、跨界使用的高端产品。以建筑、国防、交通等领域为牵引,着力开发各种缺欠新需求的、高端的水泥产品和制品。
(二)工作举措与支撑点
1.主动争取政府主管部门出台支持去产能的法规和资金支持政策,尽快出台去产能的标准,使去产能在各级政府支持和推动下形成态势;充分发挥大企业在去产能领导小组中的带头作用,在率先带头淘汰落后产能,停止32.5水泥生产的同时,在化解产能中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各级水泥协会在去产能工作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和督促、检查作用,在设立并发挥全国性的去产能领导小组作用的基础上,各省市区水泥协会分别设立区域去产能协调小组,强化行业自律,形成全国水泥行业去产能工作体系,从组织上加以保证。
2.从现在起在全国一律停止重复技术的新增产能项目建设。大企业带头停止新增产能项目建设,并带头举报与制止所在区域的新建产能项目,共同追究违规新增产能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各级协会组织要配合政府主管部门清理无证生产企业,配合政府部门对水泥企业开展环保、能效、质量、安全的法规、标准达标核查、督查,坚决淘汰一切不达标的落后产能。
3.推广新疆自治区政府停止32.5水泥生产的经验,在全国倡导停止32.5水泥生产,2018年上半年32.5水泥全部停止生产,加快取消32.5水泥标准的进展,力争2017年底得到政府批复,以推动水泥行业结构调整有可靠支持。
4.设立“去产能专项资金”,开展创新试点工作并迅速推广到全国各地,建立和完善过剩产能市场退出机制,对退出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补贴以安置职工;鼓励优势企业加快兼并重组步伐,优化市场布局,提高市场集中度。
5.配合政府部门开展清理违规建设项目,制定统一的规则,严肃处置已建或在建的不规范的各种产能置换项目;开展熟料生产企业必须配有矿山资源调查,将不具备有矿山资源的熟料生产线退出市场。
6.组织行业的科研院所和大企业集团的研究开发向高端发展,向新需求的高端产品发展;选择有能力、有条件的企业或科研院所,有导向、有侧重、有目标地开发高端产品和特种水泥,增加水泥使用范围和应用领域,将补短板实打实地落实到若干大企业和科研院所的肩上。
(三)目标效果
到2020年末,去产能调结构的第一批任务基本完成,运行良好,全行业去产能4亿吨以上,使全国熟料产能平均利用率达到80%左右,水泥产能平均利用率达到70%以上,结构调整和经济效益都取得明显的成效。
二、打赢科技创新、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攻坚战”
(一)创新提升的攻坚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工信部印发的《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和《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全面提升水泥技术装备水平新目标,以水泥“二代”技术装备创新研发为牵引,使中国水泥技术装备实现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并举,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施中国制造2025,全方位提升水泥生产线的主机装备和辅机装备,进而将水泥“二代”的技术在全行业推广,再创新提升。加快水泥工业绿色发展,进一步修订并提升水泥行业产品能源消耗定额、环境治理和污染物排放、产品质量等强制性标准,积极推进绿色评价、绿色建材应用和绿色低碳标准制订,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从2017年起三年内所有水泥企业节能减排全面达标。
积极推进循环经济。支持利用现有新型干法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城市污泥和各种危险废物等。开展赤泥、铬渣等大宗工业有害固废的无害化处置和综合利用研究;积极利用尾矿、粉煤灰、煤矸石、副产石膏、矿渣、电石渣等大宗工业固废物的综合利用,在保证产品质量和生态环保达标的前提下,提高水泥产品消纳工业废弃物能力。
扩展绿色评价范围,发展绿色产品,增加绿色建筑应用比例,推进行业绿色生态环境建设,加快低碳发展。开发应用含能可替代燃料技术,提高水泥窑替代燃料比例,总体达到40%以上,降低水泥工业化石能源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快低碳生态建设,着力提升水泥企业碳交易与经营能力,稳步推进水泥企业加入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展碳交易。
全面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实现智能制造、控制、管理并推进信息网络和经营网络化。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将我国最先进的技术装备推广到国外投资建厂和资本合作,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
(二)工作举措与支撑点
1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面部署行业技术创新计划
在“十三五”科技规划的基础上,形成创新提升向高端发展的研究开发团队、开发水泥新需求的研发团队、特种水泥功能提升的研发团队,有目标有导向地扶持发挥国家级技术中心企业的领头作用。新增一批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形成与已有的国家级的科研院所相互呼应的研究与开放体系,确保创新提升有组织保障。
2实施创新提升,推进水泥“二代”的研发与应用
制定《2025中国水泥技术装备创新提升规划》,明确水泥行业到2025年的技术装备都达到届时世界领先水平,中国创造将形成主导方向,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环保指标届时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以水泥“二代”技术装备创新研发为牵引,将已有的水泥生产线有针对性地进行提升与改造,全面促进水泥产业的技术装备创新与提升。第一步,到2020年,有60%的生产线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且将世界领先的技术装备输送到国外开展产能合作和投资建厂。
3节能减排全面达标,推进水泥绿色生产使用
全面推进水泥行业“十三五”前三年内节能减排全部达标的目标,按照达标的年度进程表和年度达标数每年抓落实。根据制定的绿色建材生产使用行动方案,水泥行业从原料选用、产品加工过程到建筑使用都按绿色评价标准,有计划、有比例地做出绿色达标规划。“十三五”期间,重点培育与建设绿色水泥产品应用示范工程50个;打造百家绿色水泥工厂;着力开发低能耗新产品以降低能耗和排放;用政策和技术联合推动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废弃物、污泥和综合利用水、气、粉、尘减少各种污染与排放,使水泥产品真正实现清洁生产成为绿色发展业态。
(三)目标效果
到2020年末,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向纵深转折取得阶段性成果。高端产品和附加值高的产品由百分之几增加到10%以上,32.5的低标号水泥取消,42.5以上的水泥成为生产、使用的主体,产业结构优化取得重大进展,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升,实现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并举,水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基本解决,行业效益显著提高;水泥行业节能减排全部达标,水泥生产基本实现清洁生产,绿色发展、绿色评价、绿色标准体系基本健全,两化融合深度发展,兼并重组取得明显进展,产业集中度显著提高,国际竞争力、引领力进一步增强。
三、打赢加强自律协调、稳增长、增效益“攻坚战”
(一)攻坚目标
认真实施中国水泥协会2017年制定的《水泥行业自律诚信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17~2020)》,在宣贯实施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相关配套办法与措施,使“行业利益高于企业利益”的理念,支撑在行业行为和行业共同利益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行业文化,使水泥行业由先进的思想文化理念,支配行业行为,以崇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理念,统一和处理市场竞争中的各种矛盾,要在全行业倡导健康的竞争理念,用党的方针、政策指导行业发展。要提升健全区域水泥市场治理,水泥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更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和行业责任,大中型水泥企业每年都要有社会责任报告,以促进行业为国家负责,为社会负责,企业为行业负责。要进一步加强省级水泥协会组织建设,31个省市都要建立起独立的水泥协会组织,形成中国水泥协会和省级水泥协会的联动运行通畅的网络机制,全面提升行业协会服务功能。要全面增强全行业自律诚信意识,使绝大多数企业和行业协会的社会公信力得到普遍增强,使全行业在面对产能过剩和新的增长减缓,市场竞争不可避免的环境时,形成“以优势获利,以产品优质和服务优质获利”的市场氛围,坚决制止假冒伪劣产品和无序跌价行为充斥市场,共同营造行业发展和竞争的良好环境,促进行业稳增长、增效益。
(二)工作举措与支撑点
1加强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发挥大企业的带头作用
中国水泥协会、省级水泥协会及大企业集团要共同完善与实施《水泥区域市场自律诚信、协调治理制度》,切实加强水泥区域市场自律诚信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带头作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细化出台本区域工作方案和实施办法,身体力行做好本区域自律诚信建设工作。各省市协会和所在区域的大企业要充分发挥在区域自律协调联席会议中的主导作用,协调解决自律诚信建设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研究推进自律诚信建设的各项措施,尤其要把水泥行业自律诚信体系建设的各项具体规定,根据自身区域的实际制定出可行的、有效的办法。同时,中国水泥协会将联合各地水泥协会制订发布《中国水泥行业市场价格协会行为自律指南》等有利于规范市场的导向意见,供协会规范约束自己,也为行业从自律协调、树立诚信道德、社会责任等提供支持。
2加强行业文化和企业社会责任建设
行业文化建设要作为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内容。如果没有行业的规则,没有行业文化的底蕴,没有行业道德的修养,全行业的思想理念就无法统一;水泥行业中存在的违规建设新增产能,相互打价格战,非标生产等等,就是行业精神文明重视不够造成的,行业中的不良行为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影响了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进程。实践证明,光抓发展、抓效益是不全面的,不科学的,必须在抓发展和效益的同时,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和行业文化建设,中国水泥协会要在征求行业意见的基础上,建立起符合行业特征的文化建设体系。要加强行业文化建设,大力倡导自律规范,弘扬积极向善、诚实守信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市场经济的契约精神,形成崇尚诚信、践行自律的行业风尚。深入开展水泥行业自律诚信、社会责任主题活动,行业媒体要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开展自律信用宣传等活动,突出自律诚信主题,营造自律诚信和谐的行业氛围。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企业是行业经济的主体,承担着重要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水泥企业要把社会责任理念与企业战略和日常经营相结合,推进社会责任建设。这些年来,国家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政策文件接连落地,为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提升指明了方向。作为现代社会的细胞,企业不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水泥企业要以赢利为目的,同时也负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国家、社会、行业整体利益,也蕴含着企业个体利益。树立“行业利益大于企业利益,企业利益孕育于行业利益之中”的理念。
3加强褒奖惩戒
依法依规对水泥行业失信行为做出处理和评价,将严重失信主体列为重点监督曝光的对象,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水泥协会将联合其他部门对严重失信主体采取惩戒措施,依法依规实施行政性约束和惩戒追究其责任。利用行业媒体大力宣传行业自律与诚信,也要利用媒体客观公正揭露违规建设、无证生产、低价倾销等违规行为,以加强对失信行为的市场性、行业性、社会性约束和惩戒。通过失信行为的记录和披露,使严重失信企业在市场交易中受到制约。
4推进全面错峰生产
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继续组织抓好北方地区冬季采暖季节错峰生产活动,同时积极对东南方地区全面开展多种形式的错峰生产,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做好错峰生产的实施方案,组织企业全面推进错峰生产。要及时总结错峰生产的成绩与反馈出现的问题,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
牢牢把握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激发正能量,推进新闻宣传新突破,切实加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宣传力度,为水泥行业大局和协会重点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三)目标效果
到2020年末,行业文化与企业社会责任理念进一步树立,行业文化和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各项制度基本健全,水泥行业共同的行为价值观初步确立,行业市场环境明显好转,稳增长、增效益有一定的思想和组织保障。
到2020年,全国省级水泥协会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各地省级水泥独立社团组织基本形成,中国水泥协会和省级水泥协会的联动机制运行顺利,行业协会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到2020年,全行业自律诚信意识普遍增强,行业协会社会公信力得到普遍增强;协会推动经济发展、维护市场稳定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水泥市场秩序显著好转,水泥行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有力推进水泥行业调结构、转型升级的目标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