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以来,华东及中南区域部分省份水泥价格持续上扬,水泥业似乎形势大好,但金元证券建材行业分析师王昕告诉记者:“此次的价格上涨是旺季到来之前企业为减少亏损,保住赢利的行为。”
根据金元证券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份,全国水泥累计产量10.28亿吨。产量同比增长17.2%,创两年来产量增速新高;全国各区域产量同比增速均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华东及华南区域增速仍较低。东北、西南、西北区域增速较高。从水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来看,截至8月份,全国水泥投资累计完成1032亿元,同比增长66.3%。
王昕分析认为,虽然水泥投资增速自4月份以来连续5个月保持了同比下降,但仍然处于高位运行的状态之中,截至8月份的水泥累计投资额已接近去年全年的总水平,西南、西北和华北区域仍是投资增速最快的3个区域。
从价格来看,由于目前已进入施工旺季,因此水泥需求有所增加,8月份,全国水泥价格保持了高位运行,部分区域价格出现上涨。8月中旬,苏南及浙北区域水泥企业同时将熟料价格上调10/吨;8月下旬至9月初,天津市场水泥成交价格上调15-20元/吨;南京海螺提价20元/吨;江西地区水泥价格上涨10元/吨;武汉及周边区域价格上调10元/吨;珠三角区域水泥价格上调20元/吨。9月上旬,吉林、苏南、上海、福建、湖南、珠三角等地的水泥价格纷纷上涨,上涨幅度一般在15-20元/吨。在国庆节前的一周,浙江、江西两省及武汉市水泥价格第二次上调价格,幅度在10元/吨,珠三角则开始第三次提价。
“但是我们应认识到,水泥产品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特征,因此其价格也表现出很强的区域性,从8月份的价格上涨来看,区域主要集中在华东及中南区域,而这些区域正是前期价格下跌幅度较大的区域。因此,此次的价格上涨是旺季到来之前企业为减少亏损,保住赢利的行为。”王昕认为。
产能过剩的担忧
2009年前8个月,水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幅约66%,远高于其他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水泥产能如不加以总量控制,迟早会有泡沫破裂的一天。”业内纷纷为水泥业产能过剩而担忧。
工信部原材料司建材处处长吕桂新此前提醒,2009年以来,水泥业产量增速确实“超乎想像”,但产能过剩的矛盾在加剧,目前在建、已审批而未建的生产线,国内水泥产能高达28亿吨,而根据相关部门预测,全国水泥需求的极限值仅为18亿吨。
显然,对新增产能的抑制已经势在必行。9月初,工信部下发《水泥行业准入条件(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各地应“严格控制新建水泥项目”,其中对水泥年产能超过人均1000公斤的省份,一律停止核准新建水泥生产线项目;9月30日,国务院批准多部委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意见,其中对于水泥行业的主要意见包括:严格控制新增水泥产能,执行等量淘汰落后产能的原则,对2009年9月30日前尚未开工水泥项目一律暂停建设并进行一次认真清理,对不符合上述原则的项目严禁开工建设。各省(区、市)必须尽快制定3年内彻底淘汰落后产能时间表。支持企业在现有生产线上进行余热发电、粉磨系统节能改造和处置工业废弃物、城市污泥及垃圾等。新项目水泥熟料烧成热耗要低于105公斤标煤/吨熟料,水泥综合电耗小于90千瓦时/吨水泥;石灰石储量服务年限必须满足30年以上;废气粉尘排放浓度小于50毫克/标准立方米。落后水泥产能比较多的省份,要加大对企业联合重组的支持力度,通过等量置换落后产能建设新线,推动淘汰落后工作。
《意见》中明确了水泥生产的能耗要求和排放要求,如果要达到上述指标,大型的水泥生产线(5000T/D)必须安装余热发电设备,工程造价将提高10%左右,建设周期也将延长,将提高水泥行业的进入门槛。落后产能的淘汰也将更加严格,中国目前的6亿吨小立窑水泥产能,从2010年到2012年,用3年时间淘汰出水泥市场,此举将涉及到国内3000多家企业。对于中西部落后产能较多的省区,新型干法线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有评论分析,国务院对《意见》的批准将促进水泥行业结构调整,有利于行业长远发展。虽然当前水泥行业出现产能过剩,但随着相关政策的调整,水泥行业的供需将逐步走向平衡,行业集中度将得到大幅提高,水泥行业的未来值得期待。
王昕认为,“水泥是广泛大量使用的建筑原材料,从长期来看,中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仍将会有大量的水泥需求。但从短期来看,大量集中释放的产能将会对行业供求造成较大的影响,另外由于水泥产品的区域性特征,使得水泥行业有可能形成区域性、阶段性的过剩。因此我们认为,政府对水泥行业及时出台指导性意见是非常及时和正确的,这将缓解部分区域投资过大的压力,改善对水泥行业投资增速过高的预期,促进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兼并重组浪潮
王昕告诉记者,在一定时期内,水泥的总需求是一个相对稳定的量,如果产能增长过快,就会导致供需失衡,从而引起价格下跌、企业效益下滑甚至破产等问题,对行业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说,总量控制是必须的而且是必要的。
记者解到,工信部、发改委有关水泥产业的调控政策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中。据悉,除工信部《水泥行业准入条件》征求意见稿将在修改调整后出台外,国家发改委还可能出台“加快行业落后产能淘汰”等政策,将涉及约3000家中小企业,合计约6亿落后产能。业内人士预计,此次出台政策的有效性将持续较长时间,并且操作性也会明显强于往年。
“水泥行业提高集中度是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王昕强调。
据了解,按照我国2007年发布的全国重点支持结构调整的水泥企业目录,全国共有60家重点支持企业,其中有12家全国性大型水泥企业,48家区域性大型水泥企业。而目前全国的水泥企业总数有5000多家。因此,未来的产业价格调整主要应是向60家企业倾斜,其中重点支持12家全国性大型企业进行兼并重组。
“水泥行业集中度的提高,一方面应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以市场为导向,实行企业优胜劣汰;另一方面,大型企业及央企应发挥应有的作用,适时进行并购重组,有效地提高行业集中度。”王昕向记者举了个例子:“中国建材组建南方水泥对浙江水泥进行整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引用中国水泥工业协会会长雷前治于8月份在组建南方水泥新闻发布会上说的话,即“中国是世界水泥生产、消费、贸易大国,但不是利润大国,这充分说明行业整合势在必行。”
业内人士对南方水泥的组建也非常看好。他们认为,南方水泥的组建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体现了水泥行业整体发展大趋势与东南经济区水泥产业整体结构亟须调整的诉求,也与中国建材长远发展战略合拍。国家鼓励有实力的大企业勇挑重担,采取兼并、重组、联合等方式,提高生产集中度,优化资源配置,而对于中国建材来说,要想做大做强,成为一流的建材制造商,水泥业是不二选择。
除了浙江水泥外,其他省市地区也纷纷上演水泥业兼并重组的大戏。据了解,重庆上千万吨水泥项目须废落后产能500万吨,9月30日,重庆市经信委表示,重庆市水泥总量过剩开始显现,今后将严格控制总量,加快淘汰落后,各区县、企业凡新上1000万吨水泥项目,必须要完成淘汰落后产能500万吨任务后方可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