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内淘汰3亿吨落后水泥产能
酝酿1年之久的新版《水泥工业产业政策》可能很快将出台。中国证券报记者31日在“2010中国国际水泥峰会”间隙拿到了一份名为《水泥工业产业政策(送审稿)》的文件。该文件不仅对新建日产2000吨以下的新型干法生产线做出了限制,同时也明确了三年淘汰3亿吨落后产能的整体目标。
变发展为限制
目前现行的水泥行业产业政策是2006年制定的,名为《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有意思的是修正后的产业政策去掉了“发展”二字,定名为《水泥工业产业政策》。名称的改变也体现了前后两个产业政策目标的变化。2006年版《产业政策》主要目标是大力推动新型干法窑的发展,新修订的《产业政策》的主要目标则是控制新型干法窑适度发展,防止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
“送审稿”中指出,将严格控制总量,抑制产能过剩,按照等量淘汰的原则,适度发展大型新型干法水泥。到2015年,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达到90%以上。而权威人士预计,这一比例在2014年前将提前完成。新的产业政策同时还对新建日产2000吨以下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做出限制,规定凡是扩大产能的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区域水泥工业发展专项规划的要求。同时要求,新建水泥项目,企业自有资金比例必须达到50%以上(06版的要求是35%以上)。
另外,“送审稿”还对产业集中度提出了要求。计划到2015年,前10强企业的水泥产量占全国水泥总产量的比重达到35%以上,熟料产能比重达到50%以上;同时删除了旧版《产业政策》中“到2020年,企业数量从5000家减少到2000家,生产规模在3000万吨以上的达到10家,500万吨以上达到40家”的提法。
权威人士在《水泥工业产业政策》修订说明中预计,中国水泥消费的拐点可能提前出现在2015年,总量在18.5亿吨左右,而依据此前的预测,中国水泥消费的拐点将出现在2018-2020年。
3亿吨淘汰任务隐现
中国证券报曾经报道,工信部即将出台各产能过剩行业的淘汰落后指标,并下发省级指标。最新修订的产业政策送审稿中则透露了落后产能淘汰总量。
“送审稿”要求,2010年底前,全部淘汰各种规格的干法中空窑、湿法窑等落后工艺技术装备;2015年底前,淘汰各类中空余热发电窑,加快淘汰单线熟料规模小于年产15万吨的立窑和小于25万吨的各类回转窑,以及单线规模小于年产40万吨的水泥粉磨站、水泥配制站。这是小型水泥粉磨站、水泥配制站首次进入淘汰落后范围。
《水泥工业产业政策》修订说明中指出,根据取得合法生产许可证企业统计,到2009年10月,全国还有湿法窑、普通中空窑、立窑总计产能约3.3亿吨。根据预计,如严格落实新版产业政策,三年内可淘汰各类水泥窑折合水泥产能约3亿吨左右,可以淘汰落后小粉末站约1000家左右,落后的粉磨能力2.4亿吨。
工信部原材料司建材处处长吕桂新在“2010中国国际水泥峰会”期间表示,根据国务院7号文的要求,财政部系统的淘汰落后奖励资金今年将整体打包进今年的淘汰落后工作中。此前,淘汰落后奖励资金都是由财政部体系单独下发,造成奖励资金与各省淘汰落后任务不相称的情况时有发生。今年由于淘汰落后任务较重,地方可能会加大配套资金。据了解,2007年全国淘汰落后奖励资金共计超过30亿元,2008年、2009年时这一数字则都超过了50亿元。